貧血雖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癥狀,但是對于我們人體來說,貧血也是有一定危害性的,因此我們便來了解一下貧血的危害影響有哪些?貧血的指標是看哪個值?
一般來說,貧血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。嚴重的貧血可以導致心肌缺氧,從而引起心率衰竭,更明顯的貧血有以下癥狀出現,如皮膚蒼白,尤其是雙手和下眼瞼膜的顏色消失。長時間的貧血會引起心臟功能受損,導致舒張壓升高,而引起脈率增大。貧血的主要危害是會使人出現頭暈目眩,乏力,四肢無力,心跳加快。貧血還會引起各種系統損害,如果累及到消化系統會引起惡心嘔吐,腹脹等癥狀。會導致人食欲變的不好,有可能會出現指甲凹陷,也就是所謂的匙狀甲。
貧血的指標主要是看血紅蛋白,一般情況下紅細胞也是降低的。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值,即為貧血,分輕,中,重和極重度貧血。在貧血的患者除了看血紅蛋白外,還需要注意紅細胞平均體積,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以及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,因為這三者可以大體判斷貧血的類型,例如三者均升高,提示可能是缺乏葉酸和維生素B12導致的巨幼細胞性貧血。如果三者均降低,提示可能是缺鐵性貧血。如果三者均正常,提示可能為再生障礙性貧血等。血常規(guī)當中的紅細胞、血色素,是診斷貧血的重要參考指標。成年男子血紅蛋白低于12克,女子低于11克就可以認為是貧血。所以診斷貧血,初步指標看血常規(guī)當中的血色素和紅細胞,另外還要看平均血紅蛋白濃度、平均血紅蛋白體積,以及紅細胞的分布寬度。
貧血就是指外周血中紅細胞容量低于正常而出現的一種臨床綜合征。由于測定外周血中紅細胞容量不方便,人們就以血紅蛋白濃度來表示貧血的輕重程度。臨床根據血紅蛋白濃度將貧血分為四度:90-120g/L之間是輕度貧血;60-90g/L之間是中度貧血;30-60g/L之間就是重度貧血;低于30g/L的就是極重度貧血。所以,血紅蛋白濃度越低,病人貧血的癥狀也就越明顯,病人往往表現出面色蒼白、頭暈、乏力、心慌,活動以后心慌胸悶更加明顯。如果是重度貧血或者極重度貧血,即使在安靜的狀態(tài)下,病人也會感到明顯的心慌、胸悶的情況,往往需要輸血治療。
貧血的指標是看血常規(guī)當中的血紅蛋白,如果血紅蛋白低于正常范圍下限,即為貧血,還可以根據血紅蛋白的具體數值界定貧血的嚴重程度,血紅蛋白低于正常范圍下限仍然大于90克每升時為輕度貧血,血紅蛋白大于60克每升小于90克每升時為中度貧血,血紅蛋白大于30克每升小于60克每升時為重度貧血,血紅蛋白小于30克每升時為極重度貧血。對于重度貧血的患者來講,就需要輸注紅細胞,糾正貧血,支持治療了。同時對于貧血的患者來講,需要明確病因是什么,針對病因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