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您,來到5號網!

5號網首頁|手機版

養(yǎng)生美容親子-為健康美麗播種!
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養(yǎng)生 > 中醫(yī)

針灸的功效與作用價值及其禁忌注意事項

時間:2015-12-01 08:57:41 編輯:本站整理 27081

針灸是一門古老的醫(yī)療方法,也是一門學問,在古代醫(yī)療治病全靠它,為什么一個小小的針卻又如此大的功效作用呢?是什么讓它有了醫(yī)病治人的神奇效果?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針灸的知識吧。

20130328111059787.jpg

針灸的四類禁忌人群

1、糖尿病人群: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較高,一旦形成傷口,即便是小小的針灸針眼,也不容易愈合,如果不注意處理針口或者控制飲食,還有可能引起傷口、針口的感染,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實施針灸;
2、凝血功能障礙人群:例如血友病、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疾病,由于這些人群的凝血時間比較長,或者是難以凝血,導致針口容易流血不止,所以凝血功能障礙人群也是不適宜實施針灸的;
3、皮膚感染、潰瘍、瘢痕和腫瘤部位不適宜針刺;
4、白血病人群不適宜針刺等。

一、針灸有何作用呢?

1、疏通經絡:

疏通經絡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經絡通暢而發(fā)揮其正常的生理作用,是針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療的作用。經絡“內屬于臟腑,外絡于肢節(jié)”,運行氣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。經絡不通,氣血運行受阻,臨床表現(xiàn)為疼痛、麻木、腫脹、瘀斑等癥狀。針灸科選擇相應的腧穴和針刺手法及三棱針點刺出血等使經絡通暢,氣血運行正常。

2、調和陰陽:

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就是可使機體從陰陽失衡的狀態(tài)向平衡狀態(tài)轉化,是針灸治療最終要達到的目的。疾病發(fā)生的的機理是復雜的,但從總體上可歸納為陰陽失衡。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是通過經絡陰陽屬性、經穴配伍和針刺手法完成的。

3、扶正祛邪:

針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機體正氣及驅除病邪。疾病的發(fā)生發(fā)展及轉歸的過程,實質上就是正邪相爭的過程。針灸治病,就是在于能發(fā)揮其扶正祛邪的作用。推薦閱讀:治療雀斑的針灸和飲食療法

二、針灸的分類是什么呢

1、毫針刺法:

用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在體表的穴位部位上燒灼、溫熨,借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,通過經絡的傳導,起到溫通氣血,扶正祛邪,達到治療疾病和預防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。

2、其他刺法:

三棱針刺法,皮膚針刺法,皮內針刺法,火針刺法,芒針刺法,電針刺法。

3、拔罐法:

應用各種方法排除罐筒內空氣以形成負壓,使其吸附體表以治療疾病的方法。又稱吸筒療法、拔筒法。古代有以獸角制成的,稱角法。通過吸拔,可引致局部組織充血或郁血,促使經絡通暢、氣血旺盛,具有活血行氣、止痛消腫、散寒、除濕、散結拔毒、退熱等作用。

4、梅花針療法:

梅花針療法,也稱皮膚針療法,即由五根或七根針結成叢針,彈刺皮膚經絡穴位。

5、艾灸:

艾灸療法有艾條灸、艾炷灸和溫針灸等。艾條灸分溫和灸、雀啄灸和熨熱灸三種。艾炷灸分直接灸和間接灸兩種。溫針灸又稱針上加灸或針柄灸,即針刺得氣后在針柄上套艾條,點燃,使其通過針體傳入穴位內。

6、現(xiàn)代刺法灸法:

耳針法,頭針法,眼針法,手針法,足針法,腕踝針法。聲電波電針法,電火針法,微波針法。

穴位激光照射法,穴位貼敷法,穴位埋線法,穴位磁療法,穴位注射法,穴位指針法,穴位電離子透入法,穴位割治法,穴位結扎法。


5H跟帖
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

猜你喜歡

二維碼

網站簡介|網絡營銷|法律聲明|友情鏈接|聯(lián)系我們|意見反饋 Copyright ? 2012 - 2015 5h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5號健康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15005143號-3
提示:本站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斷及醫(yī)療的依據;請謹慎參閱,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。本網站敬告網民:身體若有不適,請及時到醫(yī)院就診。
所有文章來自互聯(lián)網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(lián)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